首页

TS女王论坛

时间:2025-05-29 03:32:36 作者:稻田里的“天空之镜” 浏览量:28033

文/王恩博

美国开启了针对中国的新一轮炒作,这次的落点比较莫名:是一件他们自己已经做了200多年的事。

  最近,美国一些政客大谈我国新能源产业所谓“产能过剩”,认为通过产业补贴“扭曲了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声称此举“伤害了美国企业和工人,也伤害了世界各地的企业和工人”。

  急于兜售这种强盗逻辑的人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论起产业补贴政策,美国自己才是引领者,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要说以“产业补贴”为由打压竞争对手甚至盟友,美国的“霸凌”行径更是劣迹斑斑,受害者遍布全球。

  美国是全球产业补贴政策引领者

  美国的产业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791年。这一年,美国首任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发表了《制造业报告》,通过加征高关税等政策工具,保护和促进美国北方新兴制造业发展。

  2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产业政策已形成针对特定行业、支持研发创新和针对地方(区域)的补贴体系。尤其近些年,其产业补贴政策不断加码上新,既有直接干预型产业补贴,还有间接产业补贴政策。

  2022年8月,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是典型的直接干预型产业补贴。该法案允许美政府提供3690亿美元补贴支持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生产和投资,引导电动汽车等产业链中的企业回流美国或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等。各方普遍认为此举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强烈。

  这还没完。为了推动产业本土化,美国政府出台大量公共采购本地化、劳动力本地化、采购货款一次性计入成本等间接产业补贴政策,明里暗里逼迫诱导企业研发、投资、生产等活动回流美国。

  比如特朗普税改法案就规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购本土设备投资的款项可全部计入成本,在投资当年内全部折旧。这相当于政府直接提供无息贷款支持企业设备更新。

  2021年11月,拜登又签署一项法案,规定在公路、桥梁、隧道、港口、洲际铁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购买美国生产的钢铁、水泥、机械和工程零部件等货物。这也是再明显不过的间接补贴。

  更不要说,美国对飞机等重点产业采取长时期全生命周期的补贴,其中部分补贴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规并要求取消。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至2017年,美国为波音海外销售减免税收超过22亿美元。

  对盟友日本也“痛下杀手”

  其实,产业补贴早已是世界通行做法。美国自己使得不亦乐乎,一见别人用就急,原因并不复杂。

  在其根深蒂固的贸易领域“冷战思维”里,这更多是一件打压贸易伙伴、推行保护主义的工具。最有利的状态,当然是人无我有。

  正是基于这种逻辑,美国运用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反倾销调查等“组合拳”打压竞争对手毫不手软,甚至一旦盟友身位靠近也“痛下杀手”。

  对此,日本深有体会。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全球市场份额超半壁江山,对美国形成挑战。

  这还了得?

  美国随即在1985年开启反倾销调查,围剿日本高技术企业。1986年,迫使日本签订半导体协议,让出市场份额、禁止低价倾销。不仅东芝等企业上了制裁名单,美国还对日本半导体、计算机等产品实施100%反倾销关税。

  当然,熟悉的补贴不会缺席。1987年,由14家芯片公司组成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基金会成立,每年从政府获得的补贴数额不菲。

  盟友?利益和霸权面前,不存在的。

  产业补贴政策双标后患无穷

  中国有句老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作为全球产业补贴政策引领者的美国,完美地演绎了这种双重标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眼下全球贸易好不容易出现复苏势头,最不需要的就是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巨额补贴披上绿色外衣,行保护主义之实。这种无底线竞争已引发欧盟对“掏空欧洲”的担忧,被迫制定对绿色低碳产业的补贴政策。这样一来,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和“补贴战”可能愈演愈烈,加剧各国产业恶性竞争。

  而在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重点赛道上,美国一边打着公平竞争旗号,要求其他国家遵守贸易规则、纠正所谓“不公平做法”,一边又通过实施歧视性政策遏制和打压其他国家,双标行为也严重扰乱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

  面对这种贸易领域“霸凌”,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吃亏。他们无力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支持本国相关产业发展,只能继续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

  产业政策这事,自己做了200多年,却丝毫容不得别人做——这让世界更清楚地看到,高喊“公平竞争”、到处给别人扣帽子的美国,自身公平分、信用分正屡创新低。闭上眼睛假装不见、打开喇叭操弄认知,也不会给美国加分。

  眼下世界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合作共赢、共享发展仍是全球发展大势。以恶性竞争取代各国平等互利合作,是极不负责任的举动;以泛滥的大国私利取代人类共同利益,更极不明智。

  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已经清醒,美国还能装睡多久?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华春莹点赞,13国记者打9分,这个地方怎么了?

驻站诊断工程师团队自组建2年多时间以来,共随车快速处置包括制动、牵引、车门类等典型故障20多起,及时把行车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检查和协同处置包括座椅、厕所等车内服务设施类故障200多起,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2023“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揭晓 传递有温度的力量

过去一年,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韧性显现,2023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5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6.66元;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保持稳健,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09.13亿元;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增长0.4%,分红总额连续12年保持增长。寿险业务重回升势,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协同推进,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2.32亿;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3%、留存率达97.7%,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5个;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73%。

香港东九龙走廊发生5车相撞意外,至少5人受伤

曾宪梓体育基金会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先生于2008年捐资设立,用于奖励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此后历届奥运会的内地金牌运动员,旨在通过内地奥运金牌运动员的楷模效应,推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完)

中国工信部部长:中越两国工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复旦大学的阚海东教授、北京大学的周丰教授、清华大学的蔡闻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的杨靖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的徐迎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李新教授等多名气候与健康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问题的影响与行动。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从未组织开展“颐养家园建设”

由小到大、由大到强,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网信事业的战略方向。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首次提出网络强国建设愿景,还作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重大判断;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此后我国的网络强国建设便沿着顶层设计的路径有序发展;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十个坚持”,强调“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大而强、强而安,才能回答好网络安全的时代课题,引领好网信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